“师带徒”活动方案
“师带徒”活动方案
为迅速提高我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,加快新教师成才速度,以保证学校的健康稳定发展,特制定本校“师带徒”结对子帮带活动方案。
一、“师带徒”人员确定原则
1、学校推出师德好,教育教学水平高,教学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、骨干教师作为师傅人选。
2、参加工作一至三年,积极要求上进,热爱教育事业,肯于钻研,工作认真的青年教师作为徒弟人选。
3、师徒双方通过双向选择或领导小组指定的方式确定师徒对子,学校通过专门会议举行拜师会,每学期对师徒对子进行考核。
二、“师带徒”活动的形式
1、“师带徒”活动采取师傅单独指导活动和学科组、年级组集体指导活动相结合的形式。
2、“师带徒”活动还可以采用电话、网络等形式进行。
三、对师傅、徒弟的具体要求
1、师傅的义务:
(1)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,对徒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,指导徒弟制定一个为期一年的成长提高计划。
(2)言传身教,指导徒弟具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,严谨的治学态度,认真刻苦的敬业精神。
(3)每星期帮助徒弟备一次课,检查一次徒弟的教案,提高徒弟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。
(4)帮助徒弟选定一项教改实验课题,并给予指导。
(5)每星期至少听徒弟一节课,并给出详尽的导评,帮助徒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。每月安排两节示范课并及时解疑。
(6)每学期期末指导徒弟在校内上一节汇报课,在大型教学活动中帮助徒弟设计方案,指导徒弟完成教学任务。
(7)注意保存计划、总结,听课记录,导评记录,供验收用。
(8)心胸坦荡,支持徒弟发扬个性优点并广泛博采众家之长。
2、徒弟的义务:
(1)制定出为期一年的成长提高计划。
(2)主动和导师开展谈心活动,学习导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,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刻苦的敬业精神,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。
(3)每月向导师提供一份典型教案,请导师指导备课方法,提高备课能力。
(4)选定一项教改实验课题,在导师指导下,开展教改实验。
(5)虚心学习,勤听,勤看,勤问,积极探索。不断参加各种教学活动,促进个人素质不断提高。
(6)每月至少听师傅两节课,作展示课两节,每学期末作校内汇报课一节。
(7)注意保留完整的听课及教育教学活动记录,供验收使用。
(8)注重博采众家之长。
(9)每学期要向学校交纳“四个一”,即:一篇教案、一篇论文、一篇教学心得、一份试卷。
四、考核办法与考核结果
为了进一步规范师带徒工作,确保带徒工作的正常性、实效性,师带徒活动考核办法如下:
1、 考核时间: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,每学期期末进行。
2、 考核内容:
(1) 文字材料(20分)
【师傅:培养方案、指导教案、听课记录、导评记录、教改实验指导
徒弟:提高计划、指导教案、听课记录、教学心得、教学论文、教改实验指导、试卷】
(2) 日常指导活动开展情况(40分)【保证次数,获得实效】
(3) 期末汇报课(10分)【领导小组评价】
(4) 徒弟所带班级期末成绩(20分)【所任教主要学科获年级组前两名10分,第三名5分】
(5) 获奖情况(10分)【论文、指导学生获市级及以上10分,区级一等奖8分、二等奖6分,三等奖4分,参与2分】
3、 奖励办法:
结合考核成绩,评选出“师带徒”活动先进师徒对子,学校予以奖励。